据悉,在北京这个大城市,网约车不仅只是大家常见的小轿车,而出现了一种“黑摩的”,北京人俗称“三蹦子”。这些“黑摩的”车主利用软件的漏洞,和网约车一样用手机APP载客送货。这样的网约车是否合法呢?难道就没有相关的监管部门管管吗?
近日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报道了北京地铁安贞门附近,“黑摩的”用上网约车软件载客送货的消息。
“黑摩的”,北京人俗称“三蹦子”。在地铁安贞门站附近,很多黑摩前侧都装有手机架,这些摩的车主也和网约车一样利用手机APP拉客、送货。据报道,乘客利用该快递软件确实可以乘坐没有客运资格的摩托车或摩的到指定位置。而且市面上出现的可供黑摩的使用的叫车软件,在招募黑摩的的时候并不会对车辆和车主的真实情况进行验证。
据媒体报道,此前亚运村城管执法队工作人员,对辖区安贞门地铁站口的黑摩的进行查处过程中发现,一些黑摩的车主使用手机软件主要功能为收、送快递,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运营方很难分辨出注册车主是为了送快递还是拉客,一些车主因此钻了软件的漏洞,打着送快递的旗号却干想拉客的活。
面对这一出现的新情况,监管部门应该如何应对呢?
媒体此前曾报道《“黑摩的”傍APP提醒监管“上线”》的文章,提醒监管部门对摩的网约车的运营进行线下的查处,并及时的与相关的网约车运营方进行合作,将一部分监管转移到线上。另外有媒体评论文章观点称,“黑摩的”升级,“网约车”的监管也需要升级。对于一些管理不规范,甚至故意设计监管漏洞的行为要进行实时监管,同时要与手机APP的运营方进行信息共享,对摩的运营进行有效监管。当然还有观点认为,线下的查处与线上的监管当然有必要,但最重要的则是疏导,要有切实的办法去解决公众在出行过程中,“最后一公里”不便捷的问题。
其实,“黑摩的”的出现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有些人因为没有车直接到小区附件的,就想搭个比较便利的摩的便可直接到家楼下。其实“黑摩的”也方便了很多人,同时,相关部门也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