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案例教学改革
摘 要:分析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意义,阐述了该课程案例教学的具体课堂实施方案和评价方法。
关键词:《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江耘(1970-),女,江西婺源人,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6-0074-02
电子商务是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具有实践性强且不断发展创新的特点。随着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也需要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改革与创新。《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是整个电子商务专业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课程,属于综合性的应用课程,它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思考来揭示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在规律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课件,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应该选择哪些案例,从哪个角度入手分析电子商务案例,又怎样对案例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成为一个教学的难点。如只是简单地将案例的背景内容进行介绍显然没有意义,而东拼西凑地堆积一些内容也缺乏条理性,不利于学生对案例的真正理解[1]。因此,怎么组织电子商务案例的课堂教学也成为一个难点。要改变老师按照书本内容满堂灌而学生难以对案例内容进行深刻理解与掌握的状况发发库Sitemaps,就要对《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一、案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学习自主性增强
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强调老师知识的灌输,主角是老师,而案例教学会改变这种状况,将学生变成学习的主角。
首先,可自主的选择案例分析内容。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每年都会有新的技术、商业模式涌现,所以,案例分析内容要紧扣现实发展的脉络。在老师给出大的前提框架下(如B2C,B2B等)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要分析的案例,自己查资料,组织材料,利用分析工具将材料进行组合;从零散性、个案性、非结构性材料出发,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到商务、管理知识,体会到技术创新、商务模式创新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它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带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能摆脱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和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持续的学习能力是经营管理者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在做案例分析时,会在课下查找很多资料,自学很多知识甚至包括老师从未提及的知识,互联网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当前,各地高校为了适应“宽口径、厚基础”的改革要求,纷纷实行“多课少时”的做法,如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讲快了学生跟不上,讲慢了时间不够,而案例教学可解决这一矛盾。它通过学生课堂下面的自学来带动课堂的理论教学,任课教师可在开课之前针对课程的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布点”《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案例教学改革,借以实施以点带面的教学安排。
(二)可增强学生互动性和参与性
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按照案例教学的规则,每个案例小组分析完案例后,别的小组一定要就案例内容进行提问,而且提的问题的深度、广度是关系到自己小组提问环节的得分,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提些肤浅的问题而将讨论流于形式。同时,案例分析小组和提问小组需要对问题展开争辩,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营造讨论气氛、引领讨论话题、进行必要点拨。这样可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并保证学生全程的参与性,达到通过一个案例内容的分析、学习,让大家相互启迪,共同思考,分享体会。
二、《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模式优化
(一)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在开学之初就在班级上划分案例分析小组,学生可自由组合。如果专业班级总人数小于25人,则每个人就是一个案例小组;如果专业班级人多,则每个小组3人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要特别注意避免规模过大造成有的学生“撘便车”。老师则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给每个小组布置案例分析内容框架,但不指定具体的题目,如老师可指定某小组分析“旅游电子商务”,但不指定选用哪个具体的网站。老师在开学之初需用大约6个学时的时间讲解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和分析架构;讲解如何收集素材、整理材料、处理数据并制作PPT演示文档。老师指定的案例分析内容有:门户类模式案例分析、网上商家模式案例分析、内容提供商模式案例分析、交易中介商模式案例分析、市场创造商模式案例分析、服务提供商模式案例分析、社区提供商模式案例分析等,其中门户类模式又可细分为水平门户、垂直门户和搜索门户;网上商家模式则包括网上虚拟商家、传统商家的网上商城模式、生产商的网上商城模式等三类。学生可自主选择典型案例做分析。
其次,在剩余的学时内安排学生做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组需要制作案例的PPT演示文档,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讲解。每次案例分析通常是两组上场,一组为报告组、另一组为提问组。提问组最少需要提2个问题,以所提问题质量给成绩;案例分析组当堂回答问题,并就问题同提问组展开辩论,按答辩结果给成绩。课堂分析结束后,要求每个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组长需要对每位成员的参与情况作出详细说明(查找资料、汇总答案还是制作PPT)。最后,学期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提交案例分析体会报告,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这些做法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走上前台的机会。
这种课堂教学方法,首先是对班级结构进行解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课件,将对某些领域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变个体分散学习的“乌合之众”为由学习小组联结起来的“目标群体”,将“行政班级”真正改造成为“教学班级”,这是将案例教学引向深入的“组织保证”[2]。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课堂由单向被动接受信息的场所变成群体性的感悟知识和分享体会的场所。其次,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与其他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整合的基础是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亲验”中发现和感悟知识。在《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中就是践行这一做法,将搜集材料、撰写报告、制作PPT等行为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这门功课的学习计划中还安排了16个学时的实验,这样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完成B2B、B2C和C2C三个实验。学校的实验室有“电子商务应用”模拟软件,可模拟现实中的B2B、B2C和C2C环境,学生在这三个实验中需要同进扮演平台服务商、银行、消费者、卖家,支付担保等多种角色,在不同的角色中来回跳转,从而能够深刻的理解电子商务实际的运作方法。
(二)评价模式
与《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相配套的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合案例教学的评估标准和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相关课程的考试考核办法。这门功课不再采用传统的标准题型卷面考试办法,以平时的案例分析情况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将目标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平时上课出勤占10分;每小组的PPT演示文档制作10分(小组成员共享相同的分数,因此可激励小组成员共同将文档制作好。);讲解表达10分;回答问题10分;给别的小组同学提问10分(分数依据问题的质量给出);实验(电子商务应用软件的使用)20分;案例分析体会报告30分。
这种评价模式将期终考试转变为过程评价,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每件事情,按时出勤;认真搜集资料并制作PPT文档;勤于思考并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动脑筋回答问题;概括总结并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结语
学生在分析案例问题时,会在课下查找许多资料、自学很多知识甚至包括尚未讲到的章节,对有关知识理解会更深、掌握更牢。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成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将理论联系实际,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等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因此,该课程的改革很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张仙锋,孙庆兰.电子商务案例分析[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马庆栋,孙慧娟.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与思考[J].管理观察,2006(10).
【114黄页(http://info.114ren.com)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或不适传播,请邮件通知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