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讯
新坟不能经常去看(为什么入土为安)
2022-10-02 15:18  浏览:0

在古代,死者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众人以死者为大,家人们的祭奠死者后,会尽快进行土葬,也就是所谓的“入土为安”,入土为安的习俗流传了千年,如今在传承,那么人死后为什么要入土为安呢?

早在千年以前,土葬之风就在中国盛行开来,早在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孟子就这么说过,“盖归反蔂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简洁的意思就是将逝者尸体用土掩埋,不露在外面,这就是孝道,而在《吕氏春秋》中,也有很多关于推崇土葬,让死者入土为安的记载。

在封建的古代,土地为人们的生命之本,人本从土里来,就该回到土里面去,入葬土中,符合古代生生不息,生命创始,轮回之道的思想,在没有儒家思想之前,古人们认为,人死后是抛到野外,会野兽吃掉,即使不被吃掉,腐烂发出的臭味也实在不能接受,所以故人们将死者裹上草席,埋入土坑之中,就可以防止这一系列的问题,而且能让死者更体面一些,也确实符合一定道理。

到后来的封建王朝时期,孔孟思想盛行,孝道更是中国人必学之道,各种讲究也因此流传出来,慢慢的死者为大的思想也开始蔓延出来,用尽可能好的条件去“善待死者”,烙印进了古人脑中,从以前的草草入葬,到后来各种讲究的葬礼仪式,都是推崇这种思想。

还一种民间的说法,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意思就是将死者埋入土中,死者才能满足,要是不埋的话,死者会找麻烦,只有将死者埋好了,家人们才能心安理得,虽然这是迷信思想,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入土为安的习俗还是值得传承的,俗话说,落叶归根,生命轮回,土葬也是对死者的一份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