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爆款产品?
什么样的产品是爆款?大家可能张口就说:卖的多、人气高的产品就是爆款。
现今打造爆款的渠道真的很多:网红可以打造爆款,微商可以打造爆款······我们都想自己的产品有人排着队购买,那么这种想法如何实现呢?
今天,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孙立武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打造爆款产品,赶紧一起来学吧!
打造爆款的三大步骤
1 产品源头差异化和渠道差异化
想要赢得用户与市场,先要研究我们的产品是否与其他产品有差异;而如何能让客户留下来,还得看你自身的服务和农产品本身的质量。
当然,打造差异化也有2个路径:
第一个是源头差异化,我们必须建立在相同产品不同生产源头的差异化。比如同样是养猪,可以养黑猪或者是生态养猪。
案例:
日前,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遮放镇出产的毫秕(稻谷名)正值收割时节,由于毫秕株高较高无法用机械收割,只能全部用传统收割方式进行。人工收割以后,当地傣族群众用手舂、水磨等古老农耕方式对毫秕进行加工。
毫秕不仅“身高”成为稻谷界的稀罕物,其“身份”与品质也成为了其“高身价”的原因。遮放镇所生产的稻谷自元朝就被定为贡米,遮放贡米的名称都以“毫”字开头,有毫秕、毫贡等。“毫”傣语意为米饭。毫秕,是过去专门用来敬奉皇上,毫贡,是过去指定进贡朝廷宴用的专用米。均为晚熟高杆低产稻种。由于毫秕生长周期长,种植管理成本高,亩均产量仅150公斤,成为全世界最优质大米的代表,市场售价每公斤也达到1000元。
第二是渠道的差异化。这是到达消费者和用户的途径。我们可以在销售渠道形成区别于传统的销售途径。比如:电商、微信、礼品、预售等渠道都值得借鉴。
案例:
山橙时代于2016年完成商标注册,在短短一年内,便在京东平台获得水果品类排名第九的成绩。为了进一步赋予品牌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山橙时代与小红书、一条视频等玩起了跨界营销,提升品牌在年轻白领等中高端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通过打造自有基地+生态旅游涵养区等布局来保证优质种植环境。未来将推动加工与深加工基地的投入使用,全面进军深加工产品,并打造线下体验店。在业内,线上消费占生鲜总消费的平均比例仅为7%,山橙时代的线上总销售比例竟高达25%。
2 基于用户的痛点来打造产品
寻找用户不容易,挖痛点则更难,只有进入用户群体中,才会懂得他们的生活习惯、喜好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需要底层构架和内心逻辑;又需要洞察其中的痛点、萌点、笑点、泪点;做到这些,或许就会形成痛点共鸣,产生爆款。
什么叫痛点共鸣?
现在,农资价格上涨,很多农户购买农资都是货比三家,抱有“试探”、“打听”的想法,经销商不必着急,设身处地站在农民的角度上,不要硬性地去推销自己的农资产品,而是应该主动地去了解他们农资的使用情况,让他们谈感受,并对农资使用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共同谈看法,找到其中的共性进而取得农民的信任,多向农民介绍一些新产品的使用性能,并尽量提供一些选择的余地,而不应只去谈什么优惠,多介绍一些农民使用后的效果和增产增收的事例,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客户,也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营销阵地,这就是其中的换位思考,引导思维。
痛点共鸣才有可能产生卖点输出。很多人产品卖不出去,是因为自己没有产生痛点的共鸣,也没有产生痛点的输出,大家不妨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3 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爆款思维背后存在着用户思维。对于企业而言,在做爆款时不能单从自己的需求出发,而是一定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认真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他们的需求,并精益求精的打造出能够让消费者尖叫的产品和服务,这样的用户思维,会让爆款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信赖。
什么是用户思维?
比如农民追肥出了问题,那么经销商就可以调整农民的施肥方法,并且还告诉农民如何除草等,然后跟农户签订合同保证粮食的增收。再比如,随着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套餐式销售比前几年多了,这样的套餐式服务是农户真正需求的。在土地集约化比较高的地区,这样的套餐可能会发展的很好。
实际上,从购买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打造爆款,才是改变销售困境的办法。
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如何打造农业领域里的爆款呢?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共鸣!在产生共鸣的过程中,在最初的阶段不应该以销量定输赢,而是应该以粉丝群来论英雄,正所谓读懂用户,才能被用户懂得。
因此,农产品想要得到消费者或者用户的认可必须要特立独行,并且与用户产生互动。只要被用户认同、认可,何愁你的产品卖不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