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讯
白居易元稹互赠的诗(白居易写给元稹最有名的诗)
2022-05-02 20:31  浏览:14

在唐代文学史上,白居易与元稹合称“元白”,他们两人之间关系密切,频繁来往三十余年,互相赠答的诗篇中表现出两人真挚而深厚的情谊。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元稹(779—831),字微之,家中排行第九,在白居易赠给元稹的诗中,常常出现的“元九”就是元稹。

白居易与元稹都是从小接受了较为完备的教育,年少有为。白居易十六岁带着写好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前往长安,得到顾况的推荐,一时之间名噪京城。元稹更是在十五岁就考取了明经科,小小年纪能通过明经科考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白居易二十七岁通过进士科考试。

唐代科举考试中,明经科和进士科都属于常科考试,进士科难度较明经科大一些。通常情况下,通过常科考试的士子还要参加吏部的考试才能在官场上谋得一官半职。

正巧贞元十七年(801)白居易和元稹都决定参加来年的书判拔萃科考试,两人一同努力读书,准备考试。贞元十八年(802),三十岁的白居易和二十三岁的元稹同时通过了这次考试,他们又一同被授予校书郎的职务,多年努力终于有了收获。

校书郎的工作相对轻松,白居易和元稹两人常常一同游山玩水,唱和作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和元稹校书郎三年的工作期结束,两人再一次走进制科考试的考场,参加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两人再次顺利通过,这次考试共有十八人通过,元稹获得了第一名。

因为答题言词更为得当,元稹被授予左拾遣,白居易回答问题的语言更加犀利,被派到了长安周边的周至县做县尉。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唐】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元白二人的仕途分别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元稹在左拾遣的岗位上工作勤勉,后又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元和四年(809)春,元稹奉旨出使剑南东川,调查案件。

白居易在长安,与他的弟弟白行简和好友李杓直(即诗题中的“李十一”)一同游览曲江和慈恩寺。游玩之后,又到李杓直家饮酒,席间白居易触景生情,忽然停下杯说道:“微之现在应该到了梁州了”,于是在李杓直家的墙壁上写下了这首诗。

花开时节,白居易与朋友们一同饮酒以消除春天的愁绪,喝醉了酒之后,折断了花枝当作酒筹。忽然想起元稹这位好朋友来,他正身在遥远的他乡,仔细计算好友的行程,今天应该到了梁州。

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最能体现出白居易对元稹的思念之情,古时交通不便,从长安到东川路途遥远,但是白居易仍然计算着好友的行程。这是多么牵挂好友,即便他此时不在身边,也时刻关注着他。

更为有趣的是,正在旅途中的元稹此时确实到达了梁州,他还做了一个梦,梦里的场景居然就是白居易与李杓直同游曲江和慈恩寺。

梁州梦

【唐】元稹

是夜宿汉川驿,梦;与杓直(李建)、乐天(白居易)同游曲江,兼入慈恩寺诸院,倏然而寤,则递乘及阶,邮使已传呼报晓矣。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

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白居易计算元稹的行程分毫未差,这一日元稹果然到了梁州。夜晚元稹留宿在驿馆中,做了一个梦,恰好梦到自己与白居易和李杓直同游曲江和慈恩寺,突然间醒了过来。换乘的马已经到了台阶下,驿馆的小吏告诉我天已经亮了。

元稹在诗中说梦到与两位好友一起游览曲江,又到慈恩寺的一些院落里走了走,驿馆的小吏已经把换乘的马牵到了台阶下,忽然发觉自己此时在古老的梁州。

曲江和慈恩寺是当时长安的游览胜地,进士登科后,皇帝就在曲江赐宴,慈恩寺塔即雁塔,也是新进士题名的地方。元稹远在旅途之中,对长安和长安的好友一定非常想念。元稹与白居易同时登科,在曲江与慈恩寺都有很多回忆。在他的潜意识中,把长安的名胜与好友联系在一起。元白二人虽然山水相隔,但心灵亦是相通的。

元和十年(815),元稹已困顿州郡五年有余,正月元稹一度奉旨回朝,可能再次被起用。回到长安,他与白居易饮酒作诗,两人欢声笑语,自在快活。三月,元稹没有等来重新起用的消息,等来的却是将他贬至偏远的通州(今四川达州)。在通州,元稹不幸患上疟疾,生命垂危。

此时的京城长安,白居易为宰相武元衡遇刺之事,强烈要求严惩凶手,被指越职言事,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身染重病的元稹听到这个消息万分震惊,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一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此时卧病在床,一盏即将熄灭的枯灯忽明忽暗。诗人此夜听到白居易贬谪江州的消息,震惊万分,重病在身却一下从床上坐起,阴沉的风伴着冷雨呼呼地吹进了寒冷的门窗中。

元稹被贬他乡,又身患重病,奄奄一息,心情非常暗淡。这时忽然听到最好的朋友也蒙受不白之冤,贬谪到了江州,元稹的情绪受到极大的刺激,一时难以平复。他的眼中,晦暗的灯光变得更加暗沉,窗外的凄风苦雨让他更深地感受到世事无常。

元稹把这首诗寄给白居易后,白居易非常感动,他在《与元微之书》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这首诗把当时昏暗的情景与诗人失落的心情共同表现出来,却又非常含蓄,让读者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心意相通的真挚情感。白居易看后心灵会受到更大的触动,这首正是为他而写。

梦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唐】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时,一日醒来心情略带忧伤,原因是前一晚他梦见了相隔千里的好友元稹。两位好友山水相隔,总会彼此思念。白居易有些责怪地问,不知道元稹因为什么事情非常想念我,让我在昨夜三更梦见了他。

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得出白居易与元稹之间的关系真是太好了,好到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他们两个一个在通州,一个在江州,很难见上一面,只能借通信排解心中的思念之情。白居易心中时常想起好友元稹,但是他不直接说自己太想念元稹,而是用带有一些埋怨的口吻说,你是因为什么事情太想念我,以至于让我梦见你。不得不说诗人的浪漫可以幻化出无穷的想象力。

白居易把这首诗寄给了元稹,元稹收到诗后,立刻以诗回复了好友。

酬乐天频梦微之

【唐】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这时疟疾已经好转,但是因为罹患重病,记忆力减退,也因为被贬通州而感到郁闷压抑,心情低落。

元稹诗中说与白居易两人分散各处,相隔遥远,难得通上一回信,感念你在梦中还会想起我。如今我因为生病有些神志不清,在梦里总是梦到那些不相干的人,却唯独没有梦见你。

曾经两个意气风发的年少英才,如今却都遭到贬谪,分散在偏僻的地方,互相表达思念只能通过写信表达。偶然梦中出现好友,一来是太思念对方,二来似乎在梦中得见一面也是一种幸运。

元稹困顿州郡十年左右,重新回到朝廷做官,这次他得到了重用,甚至一度还与白居易因为政见不同而有些疏远。不过,这并不影响两人的关系,白居易先后在江州和忠州等地方任职后,也回到中央,但他已经看透了朝堂上的真真假假,请求外调。长庆二年(822)朝廷批准白居易到杭州做刺史。次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两人的工作地点相距不远,这回又可以时常见面了。

元稹与白居易会面之后,本已为他写过赠别的诗,但是心中还有心绪想要表达出来,于是又重新写了诗赠给白居易。

重赠乐天

【唐】元稹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玲珑是白居易在杭州遇到的乐伎商玲珑,她的歌声婉转动听,白居易与元稹相聚时,将商玲珑推荐给元稹,两人一同听商玲珑唱歌。元稹在诗中说,不要再让商玲珑演唱我的诗作了,我的诗大多写给你的分别的话语。明天早上你我又要在江头告别,月亮西落潮水涨平的时候就是我与你分别的时刻。

故人重逢,对白居易和元稹来说真的是太难得了。两人宦海沉浮,命运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如今能常常见上一面,很值得庆幸。可是欢聚之后,又要面对分离的时刻。元稹劝说白居易以后不要再让商玲珑唱自己的诗了,一听到那些让人伤感的分别的诗,回想起以前的艰辛,心情也会变得低落。不过,分别的时刻还是会到来,一想到明早又要彼此分开,更加恋恋不舍。

元稹与白居易此时已经是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两人再也不是翩翩少年,经历了太多起起落落,但是两人之间诚挚的友情依然能让彼此倍感温暖。共同走过了二十年的时光,这份友情实在难得。

梦微之

【唐】白居易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太和五年(831)元稹病逝于武昌,次年归葬咸阳。开成五年(840),白居易六十九岁的一个夜晚,元稹再次来到白居易的梦中。梦里白居易与元稹亲密无间,携手同游,清晨醒来泪水涟涟来不及擦拭。想来自己年老体衰已经三度卧病,而好友元稹坟茔上的宿草也已经长了八个年头。白居易对逝去的好友元稹说,你的尸骨埋在地下已经化为泥沙,我暂时还留在人间,却早已满头白发。阿卫和韩郎相继离开人世,九泉之下的你知道这些年的沧桑变化么?

这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一首悼亡诗,好友故去多年,白居易梦中再见好友,不免伤心难过。人至暮年,白居易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他清楚自己也会魂归梦里,已然看淡生死。白居易像与元稹闲话家常一样,诉说着元稹离去后那些年的变化。那一刻,白居易仿佛跨过了生与死的界线,只想与好友再聊一聊天,说一说话。

昔人已去,所有的痛苦与悲伤都由生者承受着。走过人生近七十载春秋,白居易经历了无数曲折,而今能与他说说知心话的人早已深埋地下,这怎能让他不泪垂。

白居易对元稹的深情厚谊,在元稹离去之后依然如初,可见他们的友情是至死不渝的深情,难以磨灭的深情。元白两人一同拼搏,一同进取,一同欢笑,一同承受苦楚,他们之间的友情始终是两人心中最温暖的港湾,让他们足以安顿各自疲惫困顿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