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地理会考(2019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2021-09-30 16:14  浏览:0
地理会考(2019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学业水平测试相对高考而言,难度不算太大,大家都不要太担心。地理作为文科中的“理科”,相较其他学科,在答题方面也更侧重逻辑性,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平常学习地理的时候,就要多加思考,多加记忆地理书上的各种图哈,加油,学考必过!
,自然地理,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4.自转、公转的特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6.昼夜长短的变化,(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 (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8.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9.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岩石的三大类,(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3)变质岩(变质作用)。,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型)、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河漫滩——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入海口); 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冰川侵蚀(冰斗,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3.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3)大气垂直运动,地面冷热不均。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直接原因),(4)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山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5.气压带和风带,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与气候(干湿冷热),地图册),(1)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2)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3)高纬环流:,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5)单一气压带或风带作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中纬西风带)。,(6)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低纬信风带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中纬西风带控制)。,(7)北半球受影响的气压中心,冬季一月,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夏季七月,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6.常见的天气系统,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反气旋,中心高,四周低。多晴朗干燥天气。,7.水循环(循环示意图),(1)类型: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陆地循环(水量很少)、海洋循环(水量最大),(2)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3)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维持全球热量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塑造地表形态;联系四大圈层。,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8.常见的自然灾害,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环境治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2.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1) 环境污染:水、大气(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酸雨、气候变化)、土、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物质、海洋污染,(2) 生态破坏: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湿地),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2)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3)原则:,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4.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遥感: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资源普查:矿产、生物、水资源。,环境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特点和优点,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2.在定位导航中,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作用,3.在城市管理中,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信息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环境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规划。,4.数字地球的基本含义,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1)GPS,主要是定位,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2)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人文地理,人口增长,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底和高的分界值:0.1%,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土地利用)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百思特网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2.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基础,(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三、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光热、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百思特网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3)形成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地广人稀。,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典型地域:亚洲,区位条件:,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特点: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3.混合农业,主要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六、传统工业区,1.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传统工业区多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国鞍钢发展的条件: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我国宝钢发展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进口),2.存在的问题,(1)以重工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2)原料、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经济效益下滑;,(3)环境污染严重等。,3.解决措施百思特网(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2)发展科技:发展科技,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3)优化环境:消除污染,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七、新兴工业区,1.主要新兴工业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2.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科技发达、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机场)、环境优美,八、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大气的影响: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1)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使大气中CO2浓度升高,(2)酸雨:燃烧煤炭排出大量SO2所致。我国——硫酸型酸雨,发达国家——硝酸型酸雨,(3)臭氧层破坏:厂矿企业、家庭等使用冰箱、制冷设备等,排出大量氟氯烃。,(4)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排放出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 治理思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①改善能源消费构成:开发利用水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③减少有害物质排放: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寻找替代品,2.水污染: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富营养化,3.固体废弃物污染,九、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1.重要性,沟通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动。,(1)政治意义——有利于人民的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安全。,(2)经济意义——促进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商品生产和流通,促进经济发展。,2.主要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3.通信,包括邮政(传递信件、物品等)和电信(传递声、像、图等,包括电报、电话、互联网)。,4.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1)稳定的商品来源区,(2)稳定的销售区,(3)交通发达,十、交通运输布局,1.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技术因素, 线路的总体走向决定于经济因素,而某一段的具体走向可能取决于地形、地质或技术条件。,2.区位因素变化过去自然因素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科技进步, 经济因素越来越重要。,3.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以城市为依托),4.机场建设,(1)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2)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3)要避开低湿地点;,(4)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用地广、城市有烟幕等。,5.公路建设,(1)平原地区:避开沼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2)山区:在陡坡上成“之”字形弯曲,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陡坡。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十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①不同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南方以水路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布局,②不同环境对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北方地势平坦开阔,聚落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流密集的平原地区,聚落沿河流、铁路、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呈带状。,(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河流航运的起点、终点、与其他交通线的交点处常形成城镇。,(4)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如运河航运地位的变化与扬州的兴衰、城市中心的迁移。,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捷,有利于人流和物流的集散。,(2)交通运输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随着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人们出行范围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诞生。,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售货等得到发展。,区域地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区域 (区域划分,有无明显界限),(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2)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①地理位置差异:长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 产资源条件差异: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2.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对农业:长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对商业:长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早期: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社会:,(1)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2)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3)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4)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农业社会后期:,(1)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2)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3)今天长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1.两类能源,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开采条件,(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2)市场广阔,(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能源基地建设,(1)扩大煤炭开采量,(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三条产业链,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2)调整产业结构;,(3) “三废”的治理,3.流域的发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不同地段的保护,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1)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2)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3)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流域的综合开发,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的原因,大规模的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3)社会、经济条件:,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三山脉三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问题与对策,(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强规划与管理,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1.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2.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来源: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