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进食,一个是讲话。进食一日三餐,次数有限,讲话这功能,对现代人来说却越来越重要。
关于讲话,有的人一句话能表达清楚的,却要讲个半天,有的事情需要花半天才能讲清楚,有的人三言两语,既没讲深入,也没有讲透彻,听的人依然云里雾里。自己讲不清楚,他人听不明白,实则是没有做到词没达意。要做到精准表达,需要在如下几点下功夫。
一、紧扣主题
很多的会议、座谈、交流其实都是有主题的,除了寒暄几句外,其他的内容都要紧扣主题,否则都会开成文山会海,话讲了一河滩,结果讲的都是些不咸不淡的废话。部分人参加交流座谈,是带着自己的目的去的,但却不一定能贴合主题。主题就是方向,方向错了,讲太多都是无益。
二、精心准备
任何事情的成功,50%来自于精心的准备。开会,发言提纲是要有的,当然你可以写出发言稿来读,也可以写下提纲,甚至写几个关键词,然后临场的时候紧扣提纲发言。如果没有准备,要么是“我没什么好说的”,或者就是海阔天空地讲,一件事联系到一件事,举了一个例子又一个例子,引用了他人一个又一个言论。
三、掌握规律
很多重要的场合,发言是有时限的,为了做好一场发言,起码要知道一个人一分钟的语速讲多少字,然后根据发言的时间限制,挑出重点的内容,将举例、佐证等删除。正常发言的语速是一分钟200-300字,260字每分钟较为适宜,如果别人给你3-5min的时间让你介绍下自己,最起码要准备800-1000字的介绍。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基本概念,讲起话来就信马由缰,任意驰骋了。
四、平日积累
发言,除了用嘴巴讲话外,脑袋也跟着在高速运转。有的人讲话结结巴巴,实际上是脑袋转动的速度不如嘴巴快;说话颠三倒四,是因为头脑里面没有理出头绪;讲话别人听得云里雾里,实际上是脑袋里的词汇量不够,用的时候没办法做到信手拈来,有时候别人一句话讲清楚的事情,有的人要用一段话。要想在公开场做好一段发言,除了临时抱佛脚外,还要日积月累地给自己的头脑里装下足够多的词汇,学会思考,理出头绪。
五、分清受众
同样的议题,对于不同的人讲,就要用不同的讲话方式,而且要多内容做一些取舍、精简和调整。同样一件事情,可以有专业的表达,也可以有通俗的表达,有严肃的表达,也可以有活泼的表达,要根据对象做适当的调整。爱因斯坦给一个市民讲什么是相对论,没有讲高深的共识,讲的是热恋中分别的恋人,尽管时间长度是一样的,但是总会感觉分开的时间太长。有人做自我介绍,对着走南闯北的老江湖讲自己在哪个省哪个市,先进行一番科普,当然显得非常多余,就像给一个在武汉生活多年的人讲汉口、汉阳和武昌的划分一样。平日里,我们总以为我们讲的话是正确的,但却不知很多正确的话却是废话占多数。
现代社会,人和人的差距,实则是效率高低的差距。要做到精准表达,并不是件容易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