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国学热”中,有关陈寅恪名字“念规范音kè没有文化,念旧读音què才有学问”成了学界中的一桩“公案”,一个简单的语言学问题被人为地复杂化、符号化了。个中缘由,值得探讨分析。
在陈寅恪故里——江西修水县,众多陈氏宗亲多年来一直按祖辈流传下来的乡音ko(古入声)称呼本族的“恪字辈”。县里的读书人、政府官员也一直用ko称呼乡贤陈寅恪及其兄弟的名讳。为了延续“草根方言”的纯洁性,我撰写了《谈陈寅恪“恪”字读音》一文(《文史知识》2009年第6期发表)。拙文旨在披露陈寅恪家族史与其名号读音的关系,列举新发现的陈寅恪本人署名标音ke、ko的材料,提出“在公众场合使用规范读音kè称呼陈寅恪先生及其昆仲的名讳”的观点。
事实上陈寅恪本人从未认可世人念què成俗。上世纪三十年代,清华大学师生念他的名字为què已很普遍,而他对图书管理员毕树棠说念què是误读,只是那么多人非那样念,没有必要去纠正。如果有人认为这个出自清华校史研究专家黄延复对毕树棠的采访是孤证,那我还可以举出一个旁证:陈寅恪的学生卞僧慧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清华大学历史系读书时,曾在图书馆亲见毕树棠教诫念què的学生“陈先生的名字只有一个读音kè”。毕树棠为什么这么有底气,那是因为他问过陈寅恪本人。这也是卞僧慧一直坚持念kè的原因。在清华,知道陈寅恪用kè音的可能不止毕树棠、卞僧慧、黄延复,因为清华档案中,凡陈寅恪外文签名,寅恪二字均为Yin ko或Y.K。如1941年,校长梅贻琦给清华驻港的陈寅恪弟子邵循正写了一封英文信,请他就地敦促在港的陈寅恪返校,信中提醒邵循正注意陈寅恪名字要标音为Yin ko Chen。1942—1945年间,陈寅恪在成都复校的燕京大学任教。此时成都文化知识界念què成风,但陈寅恪对学生石泉说“我的名字念kè”,1945年秋在赴英国的护照签证上手填ke、ko。凡此种种,均可说明陈寅恪在对待自己名字读音的问题上“外不殊俗,内不失正”的处理原则。
陈寅恪名字之所以有两读,其根子在北平方言旧读上。清末民初以后,北平流行“恪”字正读音kè之外的又读音què。陈寅恪的部分弟子和后裔钟爱què这个民国旧读音可以理解,但不能成为只能念què不能念kè的理由。从1956年开始,国家语委下属的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对北京话的方音土语进行了多次审订,分三批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恪”字的又读音què在第一批中就被废止了(1959年后《新华字典》“恪”字不再保留què音)。1985年12月,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联合公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正式确定“恪”字“统读”为kè,即“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kè音”(主持这项工作的学者徐世荣在解释《审音表》时特别举例“人名如近代学者陈寅恪”)。国家主管部门把一个字的读音规范得这样明确细致,实属罕见。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名字,在某些场合,特别是在自己家里,怎么称呼,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到了公众场合,就应该使用规范读音。(刘经富)